2009年10月26日 星期一

彌補家庭失衡 偏鄉閱讀需要更多志工

日前與科技生活雜誌美君小姐聊到個人對閱讀教育的淺見如下,敬請指教,謝謝(不過,說得可沒美君小姐寫得那麼好唷):

新竹縣政府教育處督學陳添丁表示,關於偏鄉閱讀,不管是政府或地方團體事實上都著力甚深,政府方面除有專款補助學校購置圖書,也正加強師資的培訓。他表示,閱讀不是人類本能的習慣,它是一種需要被教導的活動,因此,除了贈書,還要有更積極的做法。

陳添丁表示,許多人以為帶小朋友到圖書館就是「閱讀」,但如果沒有把書讀進去,也只能算是「圖書館利用」。至於怎樣才算是有效閱讀?他表示,老師必須能夠引導孩子閱讀,進而帶領孩子思考,甚至針對書本內容提出疑問,低年級的孩子要讓他們說出感想,高年級的孩子則教導他們寫出心得,猶如此次聯發科教育基金會的「發現小星星」計畫搭配的讀書心得比賽,用意便在於此。


然而陳添丁也不諱言,即便設立某種獎勵機制,也有可能讓閱讀流於表面形式。以學校經常會舉辦的「閱讀護照」來說,小朋友閱讀書籍之後可以蓋一枚印章,集滿多枚印章,便可獲頒小碩士、小博士的閱讀學位,但問題仍出在「孩子真的把書讀進去了嗎」?

談到此,陳添丁先把問題回歸到閱讀教育做說明,他提及其中的幾種困境,首先是買書問題,每一年都會有新書發行,對孩子來說,圖書館一成不變的舊書根本引發不了閱讀興趣,唯有不斷更新書種,才能讓孩子產生新的文化刺激;再者是書目問題,有了經費買書,或是獲得書本贊助,卻常發生「書不對」的情況,如有些老師會趁職務之便買自己想看的書,沒有注意到學生的需要;再來則是教師增能問題,書到位了,老師指導閱讀的能力也要提升,在學校安排的閱讀時間之內,教師該如何指導,引領提問,帶孩子發展更高層次的思考,都是需要用心之處。

陳添丁也特別指出,閱讀不只是學校的事情,家庭的參與也相當重要。政府經常呼籲家長「關掉電視,陪孩子閱讀」就是希望透過親子共讀,激發孩子主動閱讀的習慣。然而這也正是偏鄉最大的困境所在。他指出,由於偏鄉的父母多半因外出工作不在子女身邊,甚至子女也必須共同操持家務,再者,偏鄉也多見隔代教養,在在都造成家庭教育上的失能。

陳添丁表示,引介伴讀、課輔志工或故事媽媽,就是很好彌補方式,然而偏鄉路遙,志工或大專課輔、故事媽媽等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家庭功能,在地課輔媽媽的培訓,就顯得格外重要。陳添丁表示,他們希望能在社區內找到1、2位有高中學歷的媽媽,只要她們有心,願意幫忙,便能慢慢帶起社區內的閱讀風氣。陳添丁也表示,閱讀教育不是一時半刻之事,而是百年大計,「換個角度想,目前的效果雖然沒有很突出,但現在做的事情也許可以讓20年後的社會變得不一樣!」

引自http://www.techlife.com.tw/06Magazine/06Magazine.asp?Period=107&MagazineNo=iEXtliV5eSL4
圖為聯發科贈書給本縣偏遠小學照片,感謝聯發科對閱讀教育的重視及關心!

2009年10月21日 星期三

Plan to reform headteacher choice閱讀心得分享

Plan to reform headteacher choice報導涉及二個概念:一、家長參與教育事務;二、校長遴選之方式。以下茲就此二面向反觀我國之現況提出淺見:

一、家長參與教育事務

        邇來教育部補助各地方政府辦理「促進家長參與教育事務」研習,旨在促進學校校長、教師以及家長本身對於促進家長參與教育事務的重視及瞭解,期藉由親師合作,共同為孩子營造優質的學習環境,就動機及方向而言,值得肯定。且現行法令對於家長參與教育事務的規定,散見於各法規,現有「國民教育階段家長參與教育事務辦法」位階不足,為臻完善,教育部刻正委託學者專家研擬「家長參與教育事務法」草案之制訂,在在顯示家長參與教育事務議題之受到關切。

        黃月純(2006)曾歸納分析1995年至2004年間有關台灣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學位論文,研究發現可供我國未來修法之參考意見:
        (一)學校及教師對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持肯定之態度,但對其參與學校決策方面則持保留態度,甚至教師排斥家長參與。
        (二)參與方式,多侷限於協助學校事務工作上。
        (三)參與層面,以社會菁英較為積極。
        (四)整體而言,家長參與對學校、家庭與家長皆有所助益,但亦有少數別有居心的家長。

二、校長遴選之方式
        88年國民教育法修正以來,校長由派任制改為遴選制,多元參與理論上而言,彰顯各方意見受到重視,應可以淘汰不適任之校長,讓更多優秀的校長出線。

        然制度是人在運作的,校長遴選制度的實施有其正面效應,不可避免地亦有其負面影響,值得探究。如吳財順2004年曾以台北縣及新竹市為例,探究國民中小學實施校長遴選制度之影響,研究發現:

        (一)採用縣級校長遴選方式,能發揮「消除萬年校長心態」、「提升校長積極辦學的態度」、「督促校長專業成長」等多種正面功能。
        (二)採用縣級校長遴選方式,會產生「政治力介入遴選」、「校長辦學時人際取向重於專業取向」、「不良遴選風紀」等負面效應。

亂,因為在尋找新標準

        謹以龍應台女士的一段話,作為本文閱讀最後心得,期許也相信我們的教育會更好:

        台灣是一個新興民主,新興民主的意思就是,在實踐民主的過程中所發生的很多重大事情和冒出來的問題,都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人們知道過去的原則和觀念可能都不適用,但是對於新的難題又沒有現成可循的一套新的判斷標準。從外國拿來的,因為歷史條件、文化體質、發展階段差異很大,也不敢直接套用。於是一人一套標準,每一套標準都可能彼此矛盾,眾說紛紜,爭執不斷。


        「亂」,其實是一個自由開放的社會在摸索新共識,尋找新價值的過程裡所發出的喧聲。這種「亂」,不過是一個社會從威權到民主必經的歷史過程,我們在練走民主的路。

2009年10月14日 星期三

National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for Headship(NPQH)心得分享

「Blair sends heads back to college」一文可以體認英國政府對於校長培育的重視—所謂「今日的領導者,明日的世界」!NPQH僅是National College對於有強烈動機企圖成為校長的人所進行的培育訓練與資格檢定方案,然從National College所建構之整套制度可見完整的校長培育尚包含「初任校長導入方案」及「現職校長在職進修方案」。
茲就NPQH對我國校長培育制度啟示之芻議如下:

(一) 專責性的校長培育機構(誰應該來主導國內校長培育政策呢?)

詹盛如曾於2009年撰「校長培育政策:論中央的失落與地方的興起」一文,文中論及「因為精省事件所引發的校長培育政策,雖讓地方勢力得以興起,但相反地,我們卻未見到中央教育主管機關的努力,彷彿校長培育政策與中央毫無關係似的,而這樣的發展與國際並不同步…」。

由NCSL或NPQH的創建,可體會英國中央政府對校長培育的重視。反觀國內,卻因歷史脈絡的發展,國民中小學校長甄選儲訓作業自1999年後授權縣市政府辦理,迄今十年光陰,值得檢視其成效及利弊得失,另得兼論中央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究竟該扮演何種角色呢?

(二) 校長專業指標與證照制度的建立

NPQH的實施,在英國引發兩個議題的爭辯:(一)校長是不是專業?(二)校長需要培訓嗎?倘認可校長是專業,其專業就應該有一定的核心能力及價值。然國內目前對於校長專業規準的認定,學術上雖統稱校長應具備的核心能力有校務發展、行政管理、教學領導、專業責任、公共關係,但實務上各縣市政府並未發展有一套共同認可的校長專業指標(試問:A縣市所甄選儲訓的候用校長能否參加B縣市的校長遴選?)。同時,單就現行《教育人員任用條例》及相關法令之規定,擬成為校長的人只須具備一定的學歷及資歷,就得參加校長甄選,然法令所設定之資格僅是低門檻的甄選要求,並未見全國一致性的校長能力指標。

(三) 完整的校長培育制度

系統性的校長培育應含括「職前教育—導入教育—在職教育」三個階段,惟國內的校長培育似乎僅侷限於職前教育的候用校長儲訓,對於初任校長的導入輔導及現職校長的在職進修未見鉅觀且統整性的的培育方案。

(四) 個別化培育路徑:

NPQH的申請流程大致可分為「申請評估」→「發展階段」→「最後階段」→「證照授予」四個階段,並參照學員先備知識、能力及經驗的不同規劃個別化培育路徑。例如沒有學校領導經驗的學員參與標準的培育訓練(路徑一),而有相當學校領導經驗的學員則可走路徑二或三(加速路徑)的模式,縮短培育訓練時程,值得我國效法。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欣見近年來校長學在國內日益受到重視,且校長儲訓制度及課程安排朝向多元彈性發展,同時搭配師傅校長方案,使得完整的校長培育制度雛形逐步呈現。誠如上週學長姐的分享,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應該給校長們更多的支持—當他的專業熱情被迫要向現實低頭時—培育一個優秀校長不容易,但要摧毀一個校長卻是輕而易舉!

2009年10月2日 星期五

Schools struggle to find headteachers

BBC1999年撰寫的這篇「Schools struggle to find headteachers」,點出英國中小學面臨尋找適當且合格的校長日漸困難,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校長的薪資不具吸引力,同時校長的工作是難以處理的。
藉由BBC搜尋,另外延伸閱讀到2005年的一篇報導「Head teacher shortage 'growing'」(簡略翻譯如下,http://news.bbc.co.uk/2/hi/uk_news/education/4208864.stm),同樣指出英國中小學校長尋覓困難的窘境,文中指出在英國應徵校長職務的人數越來越少,最主要因素來自於教育改革過度強調績效責任,致使校長所需承擔的風險、責任及報酬未達平衡。對照兩篇報導,顯見校長難覓的現象在英國未見顯著改善,教育改革的腳步使許多人卻步。


反觀國內,擬從另一個角度來探討教育改革對國內中小學教育生態的衝擊:近十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風起雲湧,肇因於校園生態的改變,權責制度的不清,造成一股校長退休潮,當中不乏資深優秀的校長,此現象對教育界是助益(注入新活力)或是傷害值得關注,切勿因制度設計的不良善,導致許多優秀有心辦學的資深校長飲恨退休—我將本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Head teacher shortage 'growing' (簡略翻譯)

2005年校長的缺額持續增加,在國小問題更嚴重,28%未找到校長,國中則有20%。研究發現應徵校長的人數越來越低,平均大約13人應徵中學校長,國小則頂多超過5人應徵。

中學校長協會說,延緩應徵導因於教育改革的責任幅度、過度績效和速度。「學校領導工作的最大價值在影響年輕人的生命,我們必定不能阻礙最優秀的教師來應徵」。

國家校長協會則說「假如教育系統的成功能被維持,學校就能吸引最聰明、最優秀的人進入學校領導行列」、「風險、責任及報酬應該平衡」。

研究同時指出一個轉變,更多的女性被指派為中學校長—39%的校長是女性,另51%擔任副校長角色,國小則有70%是女性。

此外,研究指出,很少的校長職務是給非白人,雖然在副校長層級已經試圖改善種族平衡,然而研究者並沒有告訴我們那些應徵者的種族背景為何?